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
国务院国家用瓷总顾问张守智教授,曾长期担任国家政府用瓷的设计指导工作,是生活陶瓷设计领域学术带头人。张守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的教师,在前辈们的指导影响下,几十年来在他任教期间,一直担任日用陶瓷设计课教学工作,在贯彻专业设计,面向生活需求、联系实践、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表彰并获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荣获“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
《方壶》 由中国著名陶瓷专家张守智教授设计,采用硅元新材自主创新的高石英瓷为材质,首次在中南海紫光阁、怀仁堂使用。
张守智教授,1951年——195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师从我国著名的教授祝大年、高庄、郑可、梅健鹰、郑乃衡等先生。学习期间他跟随老师参加周总理下达的1953年“建国瓷”设计的辅助工作和产区监制实习。教学与产区相结合,恢复景德镇艺术瓷的工作,不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可贵的是坚定了他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日用瓷设计专业方向。自“建国瓷”开始,张守智先后参加了“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另外还参加了 70 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 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
《青铜时代》
左《蜀竹》 右上《紫璧》 右下《汉方》
《曲壶》 张守智教授和汪寅仙大师创作设计,汪寅仙大师制作
《蜀山林语》
在工艺美院教学的四十多年中,他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特色的传统陶瓷造型、宋瓷、紫砂、民间陶瓷及国际餐具都做过专题研究,并在景德镇、唐山、邯郸、佛山、醴陵、宜兴、淄博、龙泉等各瓷区建立教学创作设计基地,促进了产区创新设计的发展,为产区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张守智教授已成为发展日用瓷设计和生产,并与国际陶瓷业交流的设计家,在完成国家用瓷设计、出口日用瓷设计、开发现代酒店业用瓷设计和紫砂的设计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同时,重视与产区结合,带动了产区生产创新设计的发展,共获得国家、部、省级的各项设计、科研、质量奖,国际奖等数十项。
《红尊》
《昆仑》
在张守智的陶瓷作品中,还有缺少不了的与美丽釉色的相融部分,这是他与夫人吕晓庄老师“珠联璧合”之作。吕晓庄1957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执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的陶瓷工艺学,他们的合作正是陶瓷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这里既有对中华千年陶艺文化的传承,也有对科技釉色创新的审美情趣的合璧,使他们的作品彰显出质地健朴、圆融大气、从容自信的大家风范和盛世情怀。
醴陵釉下五彩《岁寒三友》,由张守智教授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已故)联袂创作
耄耋之年的张守智教授,自1998年退休至今,依然坚守在陶瓷生产第一线。在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向品牌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下,守护着中国作为陶瓷文化古国的CHINA荣誉。为此他执着地不断与产区、市场结合,开发设计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文化含量,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努力工作,延续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年提出的“团结、求实、敬业、创新”的文脉,让中国现代的日用瓷设计和生产在新世纪中不断发展、创新。
“天道酬勤”。回顾半个多世纪人生的历程,张守智教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三十而立始,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经历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直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轨迹。从风华正茂到老成持重,至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工艺美院”人了。在此,谨祝张守智教授设计艺术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