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敦煌市博物馆接待了一位名叫杨树兰的普通农妇,她无偿捐赠出了自己偶然得到的一件汉代陶罐。
据敦煌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件陶器呈灰色,上有绳状花纹,罐口处略有伤残,陶罐通高20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3.9厘米。整体上看,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
4 月19日,记者采访了46岁的杨树兰。杨树兰是敦煌市郭家堡乡前进村二组村民。这是位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他们全家6口靠不多的耕地度日,一年1.5万元左右的纯收入对于这个上有83岁的老婆婆、下有刚满2岁小孙女的家庭来说,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为了减轻生活负担,1997年儿子结婚后,杨树兰与老伴就把家里的一切交给儿子打理,老两口外出走街串巷回收废旧物品,每天赚30元左右的零花钱,日子虽过得捉襟见肘,但天性乐观的一家人倒也知足常乐。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会与一件来自两千年前的古陶罐不期而遇。
4月初的一天,杨树兰和老伴收废品到莫高镇苏家堡村,看到路口边的荒滩上堆着些东西,便过去翻捡,希望能有些收获。结果在铲车挖过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类似小酒坛的陶罐。杨树兰向记者比划着说:“也就跟我们家盛油的小罐子差不多大小。”当时,夫妻二人并没有在意,只将小罐子收好后又继续吆喝着做“生意”去了。
过了两天,杨树兰无意中对一位亲戚提及此事。经亲戚初步观察,说这个陶罐至少是千年前的文物,让她再好好找人鉴定。杨树兰一听可能是古物,一下觉得这个陶罐成了个“烫手山芋”,放在家里吧,怕不安全,而且自己没什么文化,也认识不到它的价值,想想还是交给博物馆,归还国家心里比较踏实。同村的乡亲知道此事后劝她多考虑考虑,有了这个文物也许能改变她家“一穷二白”的生活现状,反正东西也是她捡来的,又没偷没抢,也不犯法。但杨树兰和老伴坚决地把古陶罐捐给了敦煌市博物馆。杨树兰说,不是自己的,哪怕是捡的,自己也绝不动一分一毫,是公家的一定要交公。陶罐经博物馆专家鉴定确系汉代古物,对丰富敦煌博物馆馆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