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占有主流地位的青瓷产品外,五代还烧造少量的黑釉瓷、酱紫釉瓷、白釉褐彩瓷及白釉褐绿彩瓷等。
宋代胎釉 入宋后,与前代相比,耀州窑的制瓷工艺大幅度发展提高。所烧成的青瓷,器胎呈淡灰白色,虽不如五代的白胎洁白,但其胎质均匀、细致、紧密、坚硬,是耀州窑连续800多年烧瓷史中质量最好的瓷器胎体。
从出土器物观察,宋代各种瓷釉全都加工精细,从而烧出了很好的釉面。由于将釉料研磨粉碎得很细,使釉料内的各种矿物配料得到充分和均匀的混合,不仅容易熔融,并产生好光泽。宋代的耀州工匠在青釉料的加工粉碎中,对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对釉料中易粉碎的成分,如瓷土和药碱,直接放大石碾槽中进行细加工;而对那些硬度大不易粉碎的釉料,如石灰石、料姜石和其他块状岩石矿料,则先在小炉中加温锻烧,使岩料在加热中膨胀,再开炉使之急速冷却,块状岩料在急剧的热胀冷缩变化中得以开裂和疏松,最后再放入石碾槽或石白申进行细粉。因为各种釉料都能进行均匀的细粉,所以宋瓷的釉熔融度好、精细、均匀、光泽、晶莹。
除加工精细外,在釉料配方上也有了很大改进,更具科学性。这种进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宋代的青釉熔融成玻璃相的效果相当成功,很少发现有唐五代尚有的流釉、堆釉、干釉的现象;也很少见到釉面无光和出现“橘皮釉”的现象。这表明其釉料配方的科学性,使其熔融釉料在高温下的粘度和流动度不大也不小,具有恰当和适中的特点。其次,宋代青釉耀瓷的釉和胎结合得非常紧密,而且在胎和釉之间还出现了“介面”中间层,这也是唐五代时所不能达到的。根据现代陶瓷工艺学的理论,“介面”中间层的生成,是釉料中的某些成分渗入到坯体中,同时坯体中的部分熔质也融入釉内与部分釉相混合,便釉和胎的中间形成了一个相互渗入和相互过渡的中介面。从标本断面进行观察,宋代青瓷的中介面是一层白色层,但与晚唐五代胎釉之间的化妆土很不相同。化妆:土也是胎釉之间的白色层,但它和胎与釉有明显的分界线;而宋代的“介面”虽也有一白色层,但它和胎釉均无明显的界线。这种“介面”中间层的出现,调解了胎与釉间不同的物质差异,增进了胎釉的结合,是宋耀瓷青釉配方科学的明证,也是区分耀州青瓷唐五代器与宋金器物的一种鉴定依据。
宋瓷胎和釉,除了上述的一些总体特征和趋势外,在它发展的不同阶段,还有其各自的胎釉特点。根据出土实物,宋代的耀州瓷可划分为北宋早、中、晚和南宋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胎和釉,各具有一些不同点。
北宋早期,器胎和青釉具有从五代向宋代过渡的特征。器胎有深、浅两种,深色胎为黑灰或铁灰色,坯胎外施有白色化妆土。浅色胎为浅灰色或淡灰色,胎外不施加化妆土。两种器胎多含有黑色铁质小颗粒和小气孔,但胎质的颗粒比五代时期要精细。早期的青瓷釉,呈现出较多的色调。多数为青灰或青黄色,少数有与五代相近似的青绿和淡青色。
北宋中期,器胎再也见不到五代和宋初所见之深、浅两种胎的现象,全部器胎呈现出浅淡灰白的色调,胎质致密、均匀、精细器胎内不再含有游离状的铁质小颗粒。器胎表面一律不施加化妆土,但在胎釉之间有一层明显的白色介面。中期的青釉色调相当稳定,几乎都呈现出一种类似越窑秘色的檄揽青色。
北宋晚期,器胎多呈灰白色,少数有浅灰色和土灰色。胎质均匀、致密,但胎土的颗粒比中期要大些,反映出晚期对坯泥的粉碎淘洗不如中期精细。青瓷釉仍以稳定的檄揽青为其主要特征,但到末期青釉又出现了暗青、青绿、青黄、淡青等多种色调。晚期器物胎釉间也不施化妆土,多为白色介面层。
南宋期很短,但器胎和瓷釉亦有一些特征。器物胎土颗粒明显增大,但致密均匀。胎色有浅灰、灰白、土灰几种。其特色与北宋晚期相接近,但粉碎工艺更为粗糙。青瓷瓷釉少见该窑具有代表性的宋代檄揽青色,多见色调翠绿的青绿色,还有较暗的灰青和较浅的月白色。
宋代除大量生产具有代表性的青瓷外,还烧造一些黑釉、酱釉、黑釉酱斑与结晶釉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