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青瓷的胎和釉,除了在整体方面具有本窑口所特有的一些特征外,在其自身发展的各个时期其胎釉亦各具特征。由于窑场烧造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瓷业发展中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反映在产品的胎和釉上,其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比较明显。而以各时期都有且最具代表性的耀州青瓷为重点,叙述其胎釉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与变化。
唐代胎釉 在开创阶段,由于脸上欠淘洗,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少量较大气孔。胎骨多呈深灰色,仅少数为灰、黄,还有的呈灰黄混杂色,靠器表部分呈灰色,靠器里的部分呈黄色。这与在原料粉碎淘洗程度和胎泥制备工艺技术以及烧成控制方面缺乏经验、技术尚差、烧成温度和气氛部不稳定等有关。同时,唐代青瓷釉在较长一段时间加工不够精细,且含有游离铁质颗粒,烧成后往往有点状铁斑痕出现。
目前在初唐的出土物申尚未发现青瓷标本。所见的盛唐青瓷器,器胎呈淡黄色,较粗糙,胎土不太均匀,内可见气泡和颗粒状物质。釉料亦不够精细,釉色青褐或青黄,釉的透烧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泽,甚或呈现出木光。施釉方法为在器内施满釉,器外施半釉,施釉在口以下,腹和底部露胎。釉不均匀,见有垂釉和流淌现象。
到中晚唐时,由于青瓷的制作技术和烧成工艺得到明显的改善,胎质渐密,器壁渐薄;器胎呈灰和黑灰色,胎土中含铁质较多,经还原时时出现一些小的点状铁斑;瓷釉呈灰绿、灰青或青申显灰色;瓷釉较薄,玻璃质感较强。经对出土实物观察,其质量已超过婺、岳、寿、洪诸唐代青瓷名窑产品,但比唐代的青瓷之冠越窑秘色瓷,尚有明显的逊色。其外观与其他窑口明显区别之处,是瓷釉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最适合进行釉下的装饰。到唐代晚期,其青瓷除素面外,还有釉下白彩、戳印花及划花纹样加以装饰。唐器器外所施的半釉,初时施于口下,后渐向下发展。中唐时,器外己大部饰釉,仅腑以下和器底露胎。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变为通体施釉。
除青瓷釉外,唐代还有褐黄釉、黑釉、白釉、花釉、茶叶沫釉等多种釉类,其胎釉特征大体与同时朋的青瓷相类似。有些瓷釉是采用氧化焰烧成,与采用还原焰烧成的青瓷胎釉在气氛上表现出色调的区别。
五代胎釉 五代时青釉瓷在该窑产品中已占主流。经过对其制作工艺的改进和提高,所烧制的青瓷己经相当成熟。此时的青瓷有黑胎和白胎两类。
黑胎器,胎呈深灰、黑灰、铁灰、黑等色,胎质比唐代细密,但含铁量很高。为了使较黑的器胎不影响青瓷的外观质量,五代工匠在此深色器胎外表施有一层较厚的白色化妆土,于化妆土上再施青釉。黑胎青瓷器的青釉,制作也比唐代精细,且经去除铁质颗粒的措施,所以烧出的青瓷器表面多见不到唐器中常见的黑点状铁斑。此类胎的青釉瓷,或呈暗蓝的天青色,或呈微灰的湖青、湖绿、湖蓝等色。青釉的玻璃质晶莹透明度好,常有细开片。施釉的部位不仅为器物通体的内外,而且还包括器物的整个底足和足底,此种施釉方法又被称为“裹足釉”,即用釉裹足之意。
白胎器,出现在五代稍晚时期。其胎体的坯泥经过精细淘洗,质地相当纯净,器胎也相当白。五代的此种白胎,从瓷器标本的断面观察,呈洁白或白中略灰色调,是该窑各时期青瓷中较白的瓷胎。但胎的致密度较以后的宋器要差,均匀的程度亦稍差。这种五代的白胎青瓷器坯体的外表一律不加白色化妆土,青釉药料均直接施于坯体之上。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白、粉青等色,少数呈湖青和湖绿色。瓷釉的透明度好,亦有开片,是该窑历代所烧青瓷中釉色最为淡雅的瓷器。从出土遗物看,数量较五代黑胎青瓷要少得多。从五代青瓷发展的时间序列看,黑胎器在前,是晚唐时期黑胎青瓷的发展和继续;白胎器在后,是五代晚期青瓷器制作工艺上的突破性发展。白胎器的施釉部位亦是通体满釉,但底足施釉情况比较多样。或是与黑胎器相似施裹足釉;或是底足施裹足釉后将底足釉刮除,再在刮除的底足刷有红黄色的浆汁,烧成后具有类似火石红般明显的黄红色。从五代青瓷两种胎器的施釉方法观察,白胎器先采用黑胎器的工艺施釉,进而又发展出新的工艺和方法,并为宋代耀瓷的施釉工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