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东汉创烧,三国西晋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东晋南朝相对沉寂;到隋至唐代早期,产品种类大大减少,器型较为单一,装饰简单;唐中期以后越窑迎来第二个大发展时期,大量新器型出现,造型丰富多样,在胎釉质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并出现了称之为“秘色瓷”的越窑顶级产品,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北宋早期;北宋中期以后,器物种类变化不是很大,器型相对简单,胎釉质量明显降低,且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北宋晚期不仅质量差,器类单一,生产规模也很小;南宋时期,宋室南渡及上林湖地区制样须索生产宫廷用瓷是越窑最后的“回光返照”,此时期产品面貌与之前迥异,且除粗瓷外,亦生产相当比例的精细瓷。此类精细瓷一般施乳浊釉,器型除一般的日用器外,还包括钟、觚、尊、鼎等陈设瓷器,与南宋宫廷密切相关。
一、隋-唐代早中期的越窑
隋至唐代早期的越窑是前后两大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期,从生产规模上看,窑址数量远少于前后两个时期。以唐宋时期越窑的生产中心上林湖为例,在120多处窑址中,隋-唐早中期的窑址仅发现数处;上虞地区唐宋时期的窑址共发现30多处,这一时期的窑址也仅发现2处。
窑址产品种类相当单一,以碗占绝大多数,其次是钵、盘口壶、鸡首壶、罐等。
碗主要包括直口与敞口两种,也有侈口碗、浅弧腹碗、折腹碗等。直口碗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小平底;敞口碗则敞口,斜直腹略弧,平底或假圈足;侈口碗侈口,深弧腹较高,小平底,假圈足;折腹碗则为侈口,上腹部外折,下腹部急收成小平底,腹极浅;浅弧腹碗则腹极浅,上腹较直,下腹急收成小平底。
钵
钵则器型较大,直品微敛,深弧腹,小平底。
盘口壶
盘口壶早期盘口较浅,长颈,溜肩,深弧腹瘦长,平底,肩部多带双系;晚期盘口略深而较小,口沿较直,腹略矮胖。
鸡首壶
鸡首壶作盘口状,长颈,隆肩,深弧斜收,平底外凸,肩部用泥捏的简单尖嘴状小鸡首,与之相对一侧有细圆的柄,自肩部上弧至口沿,两侧带系。
四系瓶
瓶则双系或四系,侈口厚唇外凸,长颈,隆肩,深弧腹斜收,平底。
执壶大喇叭形敞口,长颈,隆肩,腹较鼓,近假圈足内凹,造型较胖,肩部有斜上短流,与之相对一侧有宽扁的把,两侧有圆泥条的系。
罐则多短颈直口或略外敞,溜肩,深弧腹斜收,平底,肩部多带系,器型较胖。
多足砚直口,平底,外圈密布外撇的蹄足。
这一时期器型总体来看较为瘦高、苍颈有力,器物的折角棱角分明,后段可能出现部分略显矮胖的器型,但与唐代中晚期的同类器物相比,仍是瘦高有余而肥胖不足。一般平底略内凹或假圈足略内凹,底多较小。少量的器物作圈足状,圈足粗状厚重,足端方平。部分假圈足器中心刻划一个小圆形,近似于玉壁底,应是玉璧底的前身。
装饰极为简单,基本素面,少量器物见褐彩装饰。褐彩装饰一般呈直条纹状,多条饰于器物外腹,简洁明了。鸡首壶上的鸡首一般极小,呈小嘴状缩于器物的肩部,完全不具有实用功能而纯属装饰。
胎多为深灰、土黄色,胎质较细,夹杂较多斑点,胎质淘洗不纯净。釉作青黄、青灰色,施釉不均,多流釉现象。多施半釉,不仅外腹施半釉,多数大口类的碗、钵等器物内腹亦施半釉,釉层极薄。少量的钵类器物外腹施半釉,内腹满釉。以青釉为绝大多数,也有少量的酱色釉或酱黑色釉。
轮制拉坯制作成型,内外腹、底均较为光洁,鸡首、系、柄等附件则多为拼接而成。
窑具较为简单,仅有少量的支烧具与间隔具。支烧具多作直筒形,托面作平顶状,腹壁较直,胎壁极厚,胎质粗,内腹多有轮旋痕,近上部有圆形小镂孔。有一种圆盘形窑具,扁平,中心略下弧,外侧略上翘,平底,上侧有泥点痕,当为支烧具。少量间隔具矮圈足形,平顶,粗陶质,托面外侧、圈足端均有泥点痕。除少量器物使用间隔具外,一般直接明火叠烧,底部用支烧具支撑,不使用匣钵。叠烧器物之间用泥点间隔,泥点一般集中于内外底的外圈,个体较大,形状多作长椭圆形,排列较为疏朗。
二、唐代中晚期的越窑
唐代中晚期越窑开始走向第二个繁荣时期,产品种类丰富、质量较高,主要器型有碗、盘、碟、盏、杯、壶、罐、盆、钵、盒、水盂、灯盏、碾轮、唾盂、海棠杯、薰、茶匙、枕、穿带扁壶、净并、灯、盘口壶(缨)等。
壶的形态丰富多样,有瓜棱壶、橄榄形壶、侧把壶、小壶、蒜头壶、动物首壶等,以瓜棱壶为主。
瓜棱壶,喇叭口、长颈、圆肩,深弧腹,平底,宽矮圈足或假圈足,肩部短流略弧而上竖,部分器物设有双系,肩与上腹部有四道压印凹痕,除喇叭口外,也有盘口瓜棱壶;橄榄形壶,喇叭口,宽扁把手,溜肩,橄榄形腹,宽矮圈足,底略内凹,肩部有短直流斜向上,部分器物也制作成瓜棱形;侧把壶,直口、盘口或喇叭口,长径,隆肩,下腹弧收,圈足,与流近90度位置横向装一把手;小壶,近球腹,肩有两竖泥条耳,假圈足,底近平;蒜头壶,头呈扁珠形,细颈,扁腹,下腹斜收,平底;扁腹壶,近三角唇外凸,扁鼓腹,下腹斜收,假圈足,平底略内凹,上腹短直流,腹呈瓜棱形。
壶类器物还有仿动物形象的,如作凤首或兔首形的瓜棱状执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流较短直而略上翘,腹较矮胖,底的圈足较厚。
碗按底分主要有宽矮圈足碗与玉璧底足碗两种,少量的其他类型碗如折腹碗等。宽矮圈足碗,侈口外撇,或敞口,浅弧腹斜收,内底较大,宽矮圈足。玉璧底碗分成两种,一种是敞口,一种是弧敛口。敞口玉璧底碗为敞口斜直腹;弧敛口玉璧底碗则为弧敛口深弧腹。部分近似于敞口玉璧底碗形器物作假圈足的饼形底。
盏的圈足高矮不一,高圈足作侈口或敞口,浅弧较弧,圈足较细高而外撇;矮圈足多作侈口弧腹,细矮圈足外撇;还有一种极矮圈足盏,一般弧深腹弧敛口形。
盘,多侈口,也有宽沿近盘口形,浅坦腹,矮圈足窄矮。除圆形外,还有倭角近方形有盘。
水盂近直口,短颈,溜肩,垂腹瓜棱形,假圈足平底。
罐多作侈口,短颈,溜肩,深弧腹,平底或圈足,肩部或带一对柿蒂形竖耳。部分扁腹肩部带有斜向翘的流。
钵多为折敛口,宽沿,下沿外凸,弧腹弧收,宽矮圈足。
盆侈口,弧腹较深,高圈足外撇,器型较大。
灯盏尖唇外凸,窄沿,浅坦腹,小平底或假圈足,灯环位于底近腹处,环较小,低于沿面。
粉盒子母口,直腹,下腹急收,假圈足略内凹,或平底,均带盖,盖多作平顶无纽、弧顶无纽、平顶宝珠形纽等。
海棠杯作长椭圆形,部分器物两端略上翘,深弧腹、矮圈足。
盏托则翻沿,斜腹略弧,托圈较矮,圈足外撇。
杯作花口形,直口,腹较深,细高圈足外撇。
薰盖作拱形带镂孔,器身作子母口,深腹,细高圈足外撇。
唾壶为大喇叭形口,细短颈,扁腹,矮圈足。口径比腹径要大许多。
盘口壶口较大,比例夸张,近乎头重脚轻。
枕多较小。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器物无论是胎还是釉,较前一时期均有质的飞跃。胎质细腻坚致,胎色青灰。器物满釉为主,部分施釉不及底,施釉均匀,胎釉结合好,极少见剥釉或脱釉现象,釉质感极强,釉色青中泛黄。
拉坯成型,许多器物的内壁可清晰地看到旋痕。大型器物多分段制作,如垂腹圈足罐的圈足与器腹之间可看到明显的粘结痕。耳、流、把手等也是器物制作好后按接而成。器物制作技术成熟,器型规整。
装饰以素面为主,这一时期较流行的是将碗、盏等大口类器物器物的口作成花口形,壶等小口深腹类器物的腹部作成瓜棱形。
少量划花纹饰,题材基本为荷叶,主要见于宽圈足碗、盏、大型盆、海棠杯、盏托、盒盖等器物上。一般是器物底部刻划四瓣荷叶组成一个圆形,内腹部相对的位置有一张侧视的荷叶。荷叶的表现方法有两种,一种刻划清晰、线条流畅、造型工整,用粗线条勾出轮廓,用细线表现茎络。另一种则较潦草,线条细而浅,图案不是很清晰。在大型盆的腹部与底部之间间隔以较小的荷叶纹,极少量执壶的腹部细划有荷叶与荷花纹饰。
除细划纹饰外,偶见印花与像生类装饰。印花的题材多为花卉,也有龙纹、鸟纹等。像生类装饰是将壶的盖作成凤首、兽首等,或将壶身作成鱼形。在盘口壶类器物上见有堆塑的立体龙纹。
少量器物上有褐斑装饰,主要见于碗、罐类器物的口沿上,在大型高档器物上则为褐色彩绘。
褐彩熏炉
唐代晚期的高质量青瓷上还见有金银扣及镙钿工艺。
文字装饰主要见于窑具与碾轮上,匣钵与间隔具上也有,匣钵上均刻于器物的外腹。
窑具除支烧具与间隔具外,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是匣钵的出现。
装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明火叠烧、一种是匣钵装烧。明火叠烧一般将器物直接置于喇叭形垫具上,器物之间用泥点间隔。一般是同类器物叠烧,如各种碗;也有不同器物叠烧的,大件套小件,如罐、盆、钵等多种器物的叠烧。泥点个体较长,近似于松子形,排列密集,一般位于器物底部的外圈,部分大型的器物有两圈泥点。
玉璧底碗外底装烧痕迹 外圈刮釉
有少量的间隔具,使用并不普遍,不是所有器物之间均使用间隔具。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多在叠烧不同器型时使用,如叠烧的碗类器物的最上面一件上置间隔具,再在上面放置罐类器物,起到转接的作用。
另外一种装饰方法是使用匣钵装烧。匣钵在本期的前段开始出现,数量不多,基本为粗陶质,多呈筒形腹或钵形,晚段出现M形匣钵和瓷质匣钵。早段碗类器物多件器物叠放后再置于匣钵内,仍为多件叠烧,执壶类高大器物则单件装烧。晚期出现M形匣钵后,碗类器物改为单件装烧。匣钵与器物之间使用垫具,垫具与器物之间仍有泥点。垫具多作带圈足的饼形,不见宋代流行的垫圈。晚段出现的细砂质或瓷质匣钵见有内腹施釉,对接的匣钵之间用釉封口的现象。
细瓷质匣钵 用釉封口
这一时期的龙窑长度一般在40多米,窑床坡度10多度,尾部坡度略小。火膛一般作半圆形,略低于窑床。窑床开有多个窑门,窑门呈八字形,门外有护坡。
这时期越窑的产品无论是胎、釉均有质的飞跃,这一转变应该与匣钵的使用密切相关。匣钵装饰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装烧量,同时使器物不再受明火烧烤,受温更加均匀,免受落砂之伤,釉面更加均润。由于此一时期的匣钵多在底部有孔,因此与窑室外气氛较为接近,在密封不甚严的情况下,还原不充分,因此多数器物这一时期釉色泛黄,呈青黄色。在晚段由于瓷质匣钵及用釉封口技术的出现,釉的呈色为之改变,出现后世所谓秘色瓷的天青或翠青色釉。此类瓷质匣钵的使用,是越窑顶级产品秘色瓷出现的重要技术保障,瓷质的材料使器物的胎体更加致密,用釉封口使匣钵内的氧气含量降到了最低而具备极佳的还原气氛,秘色瓷的出现由此成为可能。使用瓷质匣钵的器物从胎质上看,更细致密,胎色较浅;施釉更加均匀。
此外,唐代晚期还成功烧制出一批大型及大型多件组合的器物,如水丘氏墓中三件组合的大型薰炉、大型的盘口缨、大型的长明灯等,这些器物器型巨大,制作规整,胎釉质量高,并装饰有褐色卷云纹的彩绘,与一般器物迥异,或与吴越国宫廷用瓷密切相关。
三、五代时期的越窑
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产品以釉取胜而少见纹饰装饰。主要器型有碗、盘、盒、壶、盂、执壶、罐、盏、盏托、套盒等。器物种类上与唐代中晚期变化不大,但器型变化明显。
唐代晚期以来肉部变窄的玉璧底碗消失,五代早期演变成玉环底碗,到晚期完全为圈足碗所取代。宽矮圈足碗亦完全不见,代之以细高圈足,足壁均较直。口沿仍分成敞口与侈口两种,流行花口。
花口碗
盘类器物的圈足由唐代的矮直变成略高而外撇。
盘
执壶出现直口扁腹带盖型,流加长而略弧曲,宽柄拱曲,早期的瓜棱壶基本不见。
执壶
盏托内托环增高,近喇叭口形外撇,几乎与圈足呈对称状。
盏托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器物胎体更薄而器型更加轻盈,圈足类器物圈足普遍加高,外撇趋势明显。
胎质细腻,火候高。青釉质量极佳,施釉极均匀,釉面均润,釉色天青或略泛黄。
装饰上以素面为主,从纪年材料来看,除在钱元瓘墓中出土有少量的细划花、浅浮雕及凤首状装饰外,基本不见装饰。这种不饰纹样的作法可能与秘色瓷以釉取胜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唐代晚期以来,部分器物在器型上开始模仿金银器,这种技法在五代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但尽限于器型,在纹饰方面则较少模仿,如花口、瓜棱腹、高外撇圈足。
装烧上,这一时期大量使用匣钵装烧,匣钵形制多样,有筒形,也有M形,其中M形的比例大大提高,M形匣钵内有少量的单件装烧,多数器物仍为多件叠烧。胎质多较粗,质地极细的瓷质匣钵较少。垫具开始较多地出现,形式多样,有宋代流行的垫圈,也有T字形,胎质细腻,多为瓷质。支烧具多为较高大的粗陶质。
五代时期装烧方法 圈足端或器物外圈刮釉
生产顶级产品(秘色瓷)的窑址数量并不多,且此类产品一般出土于钱氏家族墓中。
四、北宋早期的越窑
北宋早期在越窑的发展历史上包括吴越国晚期与北宋偏晚阶段,该时期内秘色瓷的出现与发展与钱氏吴越国政权密切相关,因此吴越国的灭亡可作为越窑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然,发展的过程需要延续一段时间;北宋早期应该是越窑发展第二大高峰的尾声,尤其是吴越国灭亡后的北宋时期。
从产品种类上看,该时期有碗、盘、盒、盂、执壶、罐、盏、盏托、套盒、钵、薰等,总体种类变化不大,部分器型变化较大。主要表面在以下几种器物上。
碗基本为侈口与敞口的矮圈足型,圈足壁较直而薄,新出一种直口的碗。
盘圈足外撇较甚,并出现卧足盘。
盒的盖面较扁平。
盏托沿用五代时期高内圈的作法,但此期普遍有纹饰装饰。
盏多作敞口斜直腹略弧,细圈足外撇,器型较小,也有花口盏。
新出现夹层碗,上层腹较深,几乎与下底粘结在一起,底部不见孔而一侧有一小孔。
胎釉与五代时期接近,胎色基本为青灰色;釉色青绿或天青。
此期流行复杂的纹饰装饰。多位于大口类器物如碗、盘、钵、盆等的内腹或内外腹,小口类器物如执壶等的外腹以及器物的盖面、唾壶的盘口、盏托的宽沿等。以细划花为主,纹饰纤细工整,线条清晰有力,细巧而不失力度,刚柔结合。
后段在部分器物的外腹出现凸莲瓣纹与凸蕉叶纹,叶瓣均较宽短而有力,刻划的刀法洗练,遒劲有力,外轮廓线粗而清晰。蕉叶内常填以细的茎络状纹理,莲瓣内则多为素面。碗类器物内底则以多个小重圈纹构成莲蓬状组合出现。
细划花的题材主要是花卉与禽鸟,有凤凰、龙、白鹭、孔雀、鸿燕、鹦鹉、蝴蝶、鸳鸯、缠枝花卉、莲荷等。
飞鸟类多成对出现,凤凰、孔雀、鹦鹉多首尾相接成盘曲状,回首顾盼凝视,眉目含情,双翅微张作欲迎还羞状,长尾飘逸灵动。
对蝶纹
鸿燕与蝴蝶则相对出现,蝴蝶几乎完全对称,鸿燕引劲对视,两者均作振翅疾飞状。
鸳鸯多与荷叶共同出现,一般四张侧视荷叶对称构图,叶面茎络清晰,荷茎相连,四叶中心单只鸳鸯作昂首张翅雀跃状,也有在盖面等位置多只出现,造型与单只基本一致。
白鹭纹
白鹭多在器物外腹三个等距分布,张翅引吭振飞高歌,细长腿后掠。
龙纹
龙则多作团龙形,龙首在中部,圆眼外凸,锐角高耸,张嘴长舌外卷,三爪长而尖锐,威严不失柔和。
花卉多为缠枝牡丹花,也有莲荷。
缠枝牡丹有两种,一种呈多团花状布局,另一种是连续的布局。
海涛纹出现,亦分两种,一种是纯海涛纹,位于器物的内底及钵类中型器物的肩部,另一种是与龙结合,团龙几乎仅剩龙首,龙身隐藏在汹涌的海浪中。
镂空装饰极少,一些大型薰类器物的盖作镂空的缠枝花卉状,更多的是出于实用功能的考虑而非装饰性。极少量的执壶类器物上有人物故事题材的装饰。
总体而言,该时期的纹饰均动感十足,张力外扬,禽鸟类多作振翅欲动状,花卉类则茎条蜿蜒盘曲,遒劲有力。
该时期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特点,均与金银器密不可分。装饰如对蝶纹、凤凰纹、团花等几乎与金银器上的纹饰如出一辙,而盏、盒、壶、唾壶等造型亦与金银器基本一致。
该时期高档越窑青瓷仍发现于顶级的墓葬中,重要的有北宋元德李后陵、辽祖陵、辽韩佚墓、阜新关山辽墓、辽陈国公主墓等。这些墓葬中出土的越窑青瓷不仅器型硕大、胎釉质量佳,且一些特殊的器型如套盒以及特殊的龙凤等装饰亦仅见于此类墓葬中。
该时期制作中心仍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慈溪地区,窑址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密,且此时期生产高质量的窑址开始扩展到上林湖以外的上虞窑寺前地区,但数量并不多,仅发现数处。其质量总体上属于上乘,造型、胎、釉、装饰等与上林湖 核心地区几乎完全一致,仅在细部上略有差异,技术上总体略显生硬。
该时期窑具主要是各种匣钵与执圈,喇叭形的支烧具不再使用。匣钵中筒形较少,一般仅用于较高大的执壶类器物;流行M形匣钵,匣钵的深浅因器物的高矮而异。一般一匣一器,器物与匣钵之间使用的支具多为呈环形的支圈,器物的垫烧从圈足移至内底的外圈部位,支圈与器物之间垫有长泥点防粘连。部分匣钵内侧施釉,防止落砂等现象。早期夹细砂的瓷质匣钵这一时期仍存在,内腹施釉,且用釉封口。
各种窑具
五、北宋中晚期时期的越窑
本期是越窑由盛转衰的时期,前段胎釉质量虽已明显不如北宋早期,但仍不失为青瓷中的精品。主要器型沿袭北宋早期,以碗、盘盒、盂、执壶、罐、盏、盏托、钵等为主,新出现五管灯、斗笠碗,执壶、夹层碗、盏与盏托、薰、盒等器物的比例增加。部分器物器型变化较大。
北宋晚期的器形与釉色
碗类器物除侈口与敞口矮圈足碗外,新出现斗笠碗,且数量较大,敞口近斜直腹略弧,小圜底,矮圈足。斗笠碗内底常见有花卉、摩羯等纹饰。花口碗除口沿略带凹缺的作法外,亦出现弧形凸起的花口碗。
粗刻花碗
盘类器物流行敞口浅弧腹、圈足外撇的器物,器型与纹饰出现固定的组合,如荷叶龟心盘的纹饰及其造型。
执壶
北宋早期的圆鼓腹带盖执壶在这一时期仍可见,腹较前一期更加瘦长,但数量不多。该时期主要流行深腹出筋执壶:大喇叭形敞口,细长颈、圆肩,深弧腹,平底,矮圈足,肩部的流细长而弧曲,与流相对的宽泥条形柄拱曲,两侧或设有耳,耳面通常模印有纹饰。腹部装饰细划花或粗刻花。出现屏风式布局,也即在出筋壶上装饰花卉,以一道出筋线为对称轴,对称布局团花。
此期夹层碗的形态基本固定:上层浅坦腹,外腹较直而略弧收,下层平而中心有圆形镂孔,孔径一般较大。内底与外腹设有纹饰,内腹多作细划花、外腹多为粗刻花装饰。
五管灯其实不限于五管,一般外圈作五管,加中心一管共计六管,也有作七管者。灯管常作仿生的莲花的花苞形,底部一侧有孔与盆形灯盘相通。外腹多作莲瓣状粗刻花装饰,部分器物内腹堆贴有龟背带有一“王”字的小王八。
盏托该时期托内圈的圈形作法少见,代之以覆浅圈足形,托面下凹较浅,托柱的外圈多饰莲瓣形纹,盘部则多作宽沿的折腹盘,圈足高矮不一。
盏托
花口盏
盏流行直口深腹,花口或普遍有圆口,细圈足外撇较甚。
粗刻花盒
盒的形态相当丰富,仿生流行,作成瓜果的形状,尤其是蒂及盖,也有多个连体的造型。
熏
薰的造型有沿用早期的带镂孔盖的盆形或盒形,亦出现多层结构薰的形态:上层为喇叭口或直口的倒钟形,中层为栏杆形的护栏,下层则为多层台阶状的高圈足,当然到晚段也有简化成上下两部分的。
胎釉变化极大,不甚稳定。胎有青灰、灰白、土黄、浅灰等颜色,且越到后段胎色变化越大、胎质越粗,废品比例也越高,说明该时期在胎质的处理上已远不及前期。
釉色中天青釉的比例极低,开始变深泛灰、泛黄,尤其是后段,几乎不见莹润的釉面,青灰、青黄色釉死气沉沉,质感不强。前段基本为满釉,后段出现外腹施釉不及底的现象。
装饰极其复杂,在技法上,除沿用前一时期大量流行的细划花外,出现大量的刻花、堆塑、镂孔以及少量的印花等装饰,其中以刻花技法及其纹饰最为流行。
细划花的纹饰主要是花卉,海涛纹的数量亦不在少数,此外还有少量的禽鸟等纹饰。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细划花呈衰落的趋势,线条细而不流畅。花卉纹饰布局上除沿用团花与缠枝两种格局外,出现大量简化的纹饰,造型简单,技法粗率,但使用的广度较大,几乎涉及所有的器形。海涛纹在器物的内底常与摩羯等纹饰组合出现。禽鸟纹极少,主要有鹦鹉与蝴蝶,鹦鹉极其简化,形态呆滞,蝴蝶则多作侧视状。
侧视蝴蝶纹
刻花大量流行,题材主要是各种花卉纹饰,其次是摩羯与海涛纹,少量的禽鸟、人物等,与细划花近似。刻花一般作单侧斜坡状的阴线刻划外轮廓线,内填以极细的茎络纹,整体纹饰清晰,线条明快,主体花卉之间填以绿叶。前段粗刻划线的轮廓内常填以细的茎络状纹理,后段则明显更加草率,不仅花瓣片纹交待不清,内部的细填线纹亦不再使用。
刻花装饰
花卉有牡丹、莲瓣、蕉叶以及缠枝花卉等。牡丹作盛开的造型,构图类似于团花,花瓣左右对称,近圆形多个布局。莲瓣纹早期凸起的半浮雕状作法基本消失,代之以线刻划的纹饰,造型较前期更加瘦长,外腹带莲瓣纹的碗内腹仍有由多个 重圈纹构成的莲蓬状纹饰,也有内腹为莲蓬而外腹不见莲瓣纹的作法。蕉叶与莲瓣纹一致,造型拉长,并出现中心呈茎状凸起作法。
禽鸟有孔雀、鹦鹉、雁、仙鹤等,一般作花间飞翔状,鸟的比例不甚协调,鹦鹉的头大于身子,有头重脚轻之感,孔雀亦相貌丑陋,少见祥和、端庄的形象。
后段的刻划花更加草率,仅刻划较粗放的轮廓,轮廓中间增加质感的细线基本不再用,装饰图案的轮廓亦不甚明了。最晚期则为大量的素面器物,出现外腹为直条纹或折扇纹,内腹为简单篦划纹的双面刻划花装饰。
该时期亦见少量印花装饰,为凸起的阳纹,多见于粉盒盖面与执壶的耳面。粉盒盖面上的纹饰内容与刻划基本一致;耳面上的纹饰有花卉、兽首等,常带有可能为姓氏的文字。
装烧工艺上,前段仍流行匣钵装烧,主要为M形匣钵,也有少量筒形匣钵,一般一匣一器,器物的内底用垫圈将其与匣钵分开,垫圈与器物之间、垫圈与匣钵之间均使用长泥条间隔。也有匣钵内多件叠烧的现象,器物之间直接使用泥条间隔而不使用间隔具。后段逐渐不再使用匣钵而直接明火叠烧,底部用较高大的喇叭形支烧具支烧。在一些窑址中甚至不见匣钵而完全使用明火叠烧。
这一时期是越窑的大扩张时期。中心仍是上林湖窑场,辐射至整个宁绍平原地区。除上虞的窑寺前与凌湖地区外,重要的还有宁波东钱湖窑场。除宁绍平原传统越窑分布区外,浙江其他的窑场亦开始烧造越窑系的器物,如浙江的台州地区的黄岩、路桥;金华婺州窑地区的东阳、义乌、武义、永康、兰溪;温州瓯窑地区的永嘉、瓯海、瑞安;龙泉窑地区的金村等。这些传统越窑之外地区的越窑系产品在器形、装饰上几乎完全模仿越窑,其装烧工艺亦几乎与越窑完全一至。器物种类上以碗、盘类为主,包括罐、薰、五管灯、盏、盏托、执壶、孔明碗、盒等,纹饰主要为牡丹等花卉,技法上细划花与粗刻划并存。胎釉特征上,因各地胎土的不同而造成各自的胎釉呈色略有区别,如温州地区胎土较浅而使釉青中泛白;婺州窑地区胎土颜色较深而相应的其釉色呈青灰;龙泉则淡青中泛乳白。装烧上使用匣钵与垫圈组合的方式,M形匣钵,器物外底用垫圈垫烧,使用长泥条间隔。
六、南宋时期的越窑
低岭头类型越窑青瓷窑址发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博物馆对该类型窑址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发掘,并将越窑的烧造历史下限由传统认为的北宋中晚期延续到南宋早期。这些窑址中出土了一批与北方的汝窑、定窑以及南方的南宋官窑、龙泉窑等众多窑口均有紧密联系的产品,推测该类窑址应南宋早期烧造宫廷用瓷的重要场所。
南宋时期窑址 慈溪开刀山窑址
低岭头类型青瓷产品在面貌上非常复杂,与传统越窑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以釉色分,可分成两种:传统的青釉与新出现的乳浊釉。
传统的青釉产品又可分成两类器物。
一类以青灰色为基本格调,或呈青灰、豆青、青黄色,多数器物釉色较差,质感不强,滋润感不佳,少量产品釉层薄而透明,润感极强。器物主要以日用的碗、盘、盏、碟、盏托、壶、盒、盆、五管灯、韩瓶等为主。装饰以刻花为主,亦结合划花及少量的印花。装饰题材以花卉为主,少量的动物纹饰。有荷花纹、莲瓣纹、牡丹纹、菊花纹、摩羯纹等。纹饰风格较为粗放简洁。装烧上分为M型匣钵单件装烧与明火多件叠烧。此类器物无论是从器型、胎釉、装饰,还是装烧上看,均与北宋晚期以来的越窑一脉相承。
另一类器物除日用的碗、盘、碟、盏、盒、瓶等器物以外,还有一批不见于传统越窑的陈设瓷与祭祀用瓷,包括套瓶、梅瓶、玉壶春瓶、炉、觚、钟等。虽然釉色仍以青灰色为基本格调,但釉的润度明显更佳,釉面更加均润洁净。装饰技法虽仍以刻划为主,兼细划花,也有少量的贴塑,但装饰题材、布局发生了较大改变,各种粗刻花的卷草纹或满布于盘类器物的内腹,或通体装饰于碗等器物的外腹,新出现的云雷纹。陈设与祭祀用瓷仅胎、釉特征与传统越窑接近,其造型、装饰则属于全新的类型,与北方的汝窑、定窑及耀州窑风格近似。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北方风格的青瓷制品。
乳浊釉青瓷产品主要有碗、盘、盏、洗、花盆、尊、罐、瓶、炉、鸟食罐、器座等。胎以青灰色为主,亦出现深黑色。釉色主有要天青、粉青、灰白等,呈浮浊失透状。釉层普遍较厚,除单层釉外,亦出现多层施釉现象。装饰多素面,少数器物有装饰,如鬲式炉的足部呈出筋状,三足奁式炉的足近似于勾云状。
乳浊釉瓶
乳浊釉炉
乳浊釉碗
装烧上,虽其仍为南方传统的龙窑及匣钵,但其垫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此期出现支钉垫烧,支钉有两种,一种是锯齿状支钉,支点较粗大,另外一种为圆饼形支钉,支点较小。
锯齿状支钉
饼形支钉
此类产品显然与汝窑、南宋官窑有着密切联系。
七、结束语
唐宋时期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从晚唐开始、历五代至北宋早期的越窑,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这一时期的越窑,与吴越国势力的兴起有密切联系。作为珍稀物品,一方面吴越国上层自身大量使用越窑青瓷,目前发现的高质量的青瓷,或者说秘色瓷,均发现于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包括水丘氏墓、钱元瓘墓、康陵、钱元玩墓、苏州七子山墓等;另一方面,钱氏家族为了维持其小政权,极力讨好中原王朝,经济上进贡大量的本土特产,包括丝绸、茶叶、金银细软等,江南地区烧造历史悠久的青瓷,更是其进贡的主要物品,尤其五代后期与北宋早期,青瓷的进贡数量庞大到惊人,以致在其核心地区上林湖一带无法完全承担这一任务而扩展到了上虞窑寺前、凌湖一带。
因此钱氏政权的兴起是推动越窑青瓷走向发展顶峰的重要政治因素。
从器物的造型上看,金银器在青瓷的制作上打下了极深的烙印。这一过程始于唐,发展于五代,兴于北宋早期。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装饰极其简单,以釉色及造型为胜场,其造型模仿金银器中常见的瓜棱腹、花口、高圈足等,纹饰则极少借鉴。到了北宋时期,对金银器的模仿扩展到金银器上的细划花纹饰,包括龙纹、凤纹、对蝶纹、鸿雁纹、缠枝花卉等。
因此唐代以来金银器工艺的繁荣是推动越窑青瓷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