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粟特银器中有一种造型奇特的银壶,臼部呈鸭嘴形,长颈,鼓腹,喇叭形高圈足。这种器形传进中国后,很快就成为瓷器模仿的对象。因为壶的口部、盖子多为凤首形,所以在瓷器中这种壶被称之为“凤首壶”。
晚唐越窑、定窑瓷器中有一种造型奇特的四足罐,四条长足紧贴器腹。形制与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的银錾花四足罐非常相似,应当是模仿金银器而产生的新器形。越窑青釉四足罐的罐身呈钵状,敛口,扁圆腹,四条长足贴裹在鼓鼓的器腹上,造型圆润可爱,与金银器中的原型十分接近。定窑白釉四足罐的造型相对变化较大,罐身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多种,一般为直口,腹部平直或略有弧度。肩、腹转折生硬,造型看上去显得柔中有刚。四只足(或三只足)的着地处做成兽爪状,贴在罐身的部分处理成扁片形,上面压印简单的花纹。
“卷边”是金银器中特有的一种装饰手法,对较大的薄片形器皿如器盖、高大翻卷的器足进行卷边处理,不仅能够美化造型,同时也克服了薄片器皿刚性差、易变形的缺点。瓷器中引入卷边装饰最突出的是越窑和定窑,最常见的器形是荷叶形盏托。瓷器的坯胎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卷边工艺对于瓷器来说远比金银器简单省力,只需在拉坯成型后顺手将器边轻轻卷起即可。
金银具有极好的延展性,可以加工制作成很薄的器皿。唐代工匠在器物成型方面,除了沿用传统的铸造法外,还大量采用从萨珊、粟特地区传人的锤揲法。所谓锤揲法是利用金银质地较软、延展性强的特点,采用反复锤击的方法使器物成型。锤揲法可以将金银器皿做得非常轻薄,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珍贵的原材料,轻薄的器皿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但是,器物变薄后抗变形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金银器皿在设计造型时,常常将器物腹部做成瓜棱形,利用凹棱将较大的面积分隔成小块,这样既丰富了造型变化,又能大大增强抗变形能力。盘碗类器物腹部的瓜棱与口沿相交处,采用V形小缺口进行过渡,这样不但保持了口、腹风格上的一致性,还能掩饰口部的微小变形。这些原本是金银器为弥补材料刚性不足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在模仿金银器的瓷器中却成了一种时髦。越窑盘碗类瓷器上的瓜棱,大多是采用手工压棱方法,在坯胎未干时用条状工具从盘碗的外壁轻轻向里按压。由于器物的表面呈弧形,手工压印时力度、角度又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压出的凹棱深浅、宽窄很难保证一致。这种压棱方法工艺、工具都比较简单,但对工匠的技术水平以及熟练程度要求很高。
晚唐时期,定窑生产的壶、罐类琢器也是采用手工压棱,例如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的白釉瓜棱腹执壶、河北正定县出土的白釉瓜棱腹三足水盂等,都是在拉坯成型后用条状工具在器腹压印凹棱,但定窑盘碗类圆器上的瓜棱大多是采用模印成型法加工的。定窑模印成型工艺实际上是借鉴金银器中“模冲”成型法的原理。金银器锤揲工艺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自由锤揲法,另一种是“模冲”锤揲法。模冲锤揲法需要事先按设计要求刻制底模,加工时将底模衬在金银板片下反复锤揲,底模上的花纹就翻印到器物上。晚唐定窑的模印成型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海棠式杯、四方委角盘以及各种带有棱线的盘碗都是用事先刻制好的模具模印成型。
在模仿金银器艺术的过程中,定窑的制瓷匠师不仅将金银器独特的设计理念逐渐融入陶瓷艺术之中,而且根据陶瓷自身的工艺特点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盘碗口部的花形变化为例,定窑瓷器就远比金银器丰富。定窑花口盘碗常见的有三曲、四曲、五曲、六曲等多种,曲口的形式又可分为单脊式和双脊式。单脊式的曲口一般呈莲瓣形,瓣尖凸起,瓣口之间的起伏较大;双脊式的曲口每瓣有两个并列的弧形瓣脊,瓣口之间的过渡比较圆滑,起伏相对较小。盘碗的花口是用手工削制而成,有些器物的口部能清晰地看到切削痕迹。这种在模仿中的不断创新,使定窑在五代至北宋前期这段时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最终成为一代名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