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共国庆十周年庆典巨作《中国》,就有建国纪念瓷介绍。
建国瓷的生产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它在中国陶瓷史和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足以引人自豪的难忘一页。
建国瓷的设计制作是个系统工程。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央多个部门配合实施。从中央政府到江西省、景德镇市党政部门都将建国纪念瓷设计制作视为神圣的任务。所以建国纪念瓷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共与中共建立的中央政府完全主导的行为。也因此开启了景德镇有烧造历史以来最为辉煌灿烂的红色官窑时代。
建国纪念瓷制作的成功,为景德镇陶瓷的全面振兴起到巨大促进作用。正是在成功制作建国纪念瓷后,经过景德镇人的不懈奋斗,景德镇成为中国与世界的瓷都,为中华民族争得无比的荣耀。
郭沫若1965年访景德镇时满怀激情地赋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瓷都。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珍愈拱璧明愈镜,画比荆关字比苏。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在前驱。后来居上数东洋,夺取万邦瓷市场。年进美金七千万,数愈赤县十番强。花纹形式求新颖,供应需求费较量。国际水平应超越,发扬光烈莫徜徉。”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参与制作建国瓷的北京这批艺术家们,他们的人生道路穿越旧社会和新中国时期。这批人的多数在1958年的反右运动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他们的激情、才华、辉煌、无奈和受难,都跟这样的历史现实和命运休戚相关;他们丰富美术才华和他们创作思想以及背后隐含的内容是这个历史阶段美术史、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和挖掘的对象。特别是他们与参与制作景德傎建国纪念瓷更是中国工艺美术界和陶瓷艺术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延伸解读
建国纪念瓷的制作成功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需要我们来解读。
1952年2月郭沫若首倡制作建国纪念瓷,在当时百废待兴、经纬万端的状况下,中共最高政权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建国瓷,实在是一项高瞻远瞩的行为。
首先此举为景德镇陶瓷业的全面复兴打下基础。从经济方面来说景德镇瓷器进一步“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大行其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成为中国出口的主打产品,每年为国家换得了三千多万美元以上的外汇。国家在1960至1978年的每年外汇储备在0.46亿至1.67亿美元区间。由此可见所占比重之大。这样的创汇数对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来说是极具意义的,因为当时实施“两弹一星”等重大国防项目都需要外汇支持进口。 景德镇陶瓷出口创汇,直接对国家的安全起到重大作用,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郭沫若有诗为证:“年进美金七千万,数愈赤县十番强。”
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试验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单位的科研、美术设计专家,对景德镇陶瓷工艺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择最佳方案,使得生产出来的瓷器真正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技术水平。如瓷质方面景德镇生产出高白泥、高白釉瓷,以后又有稀土瓷、骨灰瓷等。又如颜色釉方面由于硅酸盐专家的加入,传统色釉呈色水平大为提高,并由此产生了花釉系列。这次的科学研究对景德镇陶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革命性的。景德镇瓷器由此完全走上科学、经验与艺术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
珠山八友和他们的弟子及其同时代名家通过制作建国纪念瓷在国内外而名声大噪,由此产生一批古往今来最卓越的陶瓷美术家群体。他们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开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最灿烂辉煌时期。如青花艺术更为优雅而气韵生动,古彩艺术更富古雅之情韵,粉彩艺术更为柔和绚烂,色釉艺术呈色如宝玉石般地更富珠光宝气,雕塑艺术随物赋形、神态万千。
陶瓷艺术创作主题多元化。红色题材、领袖人物、反抗压迫的题材,劳动人民在新时代劳动与生活的题材进入陶瓷艺术创作领域。如吴康、章鉴、章文超绘制的领袖肖像,王锡良、王云泉、邹国均等人绘制的革命圣地画,曾山东、丰恒成等因伟大领袖号召“金猴奋起千钧棒”而重新认识与演绎、创作《西游记》雕塑。如余文襄创作反映新时代山村的人们欢度春节的佳作《瑞雪迎春》。王锡良创作《瓷石矿工》、《秧苗青青》,王晓帆创作的《山村走来了邮递员》、《人民幸福乐万年》等作品,徐天梅创作《人民公园》,张松茂创作《农村新歌》、《奔赴农业第一线》、《奔向农业现代化》,王筱兰创作《敬老院》。由此可知,景德镇艺术家的笔墨是与新时代、新的意识形态相结合的。这些作品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社会新生活与新变化与人们新的精神风貌。可见景德镇这一代人的艺术道路是与新的社会与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的。
周恩来倡导的建国瓷在世界上巡回展出,这是景德镇瓷器于民国时期开始在国际博览会亮相后中断多年,又重新走向世界。这给景德镇带来极大声誉。以后景德镇延续这一方法反复在世界各国巡回展出。世界各国人民通过这些展示的作品,了解了中华文化,并发由衷的赞叹,赞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对中华文化产生向往之情。
日用陶瓷进一步艺术化。北京专家们的图案艺术设计和景德镇艺术家的图案设计,使景德镇日用陶瓷更富艺术情趣。如光明瓷厂青花玲珑瓷、人民瓷厂青花梧桐瓷就屡获国内外金奖。
建国瓷制作成功以后,景德镇的一些名家陆续赴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浙江美院、故宫博物院等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或去进修学习,或去观摩实物。景德镇陶瓷领域的学院派队伍不断壮大。这些解放后形成的学院派与景德镇传统的红店派共同开创了景德镇陶瓷的辉煌成就。
由于建国瓷制作产生的后续影响,千年瓷都景德镇诞生了十大大型陶瓷生产企业。加上下游企业,总共有二十多家企业。
其产生的效益是惊人的:雕塑瓷厂每年赚取相当投资办厂一半的利润,红旗瓷厂四年赚回四个厂的投资总额,光明瓷厂厂长徐志军说只要做一种款式的盘子,就可以保证发工资,建国瓷厂三阳开泰瓶每件10元(“件”是景德镇传统称瓷器占窑位的大小,形同体积)。销售企业陶瓷进出口公司经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账上利润可以让职工坐吃几十年,陶瓷原料销售处长江涛说他们账面资金超过财政账面资金,财政部门资金紧张时都要向他们借用资金。
但景德镇后来的执政者却说陶瓷是不赚钱的行业,其真实目的就是掩盖掏空景德镇几十年陶瓷业的积累和摧毁整个陶瓷业事实,以为他们腐败的行为找说辞。实际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共实行改革开放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国内经济空前活跃,国内外贸易环境空前优越,景德镇陶瓷业却全面崩溃。与此同时,中国各地陶瓷业却在此良好的大环境下获得巨大发展,中国一越而为世界陶瓷大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的标志性行业。
在红色官窑时期,景德镇建立完整的陶瓷科研教育、生产体系。景德镇进一步驰名中外,成为世界的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