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泉州传统手工艺奇葩——德化瓷雕






[日期:2010-09-10] 来源:《泉州晚报·海外版》  作者:朱淇齐/文黄鹏辉/图 [字体: ]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作硬陶、印纹陶;到了唐代,德化陶瓷生产已初具规模。然在宋元时代,随着泉州港的兴盛,德化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而元代,技艺精湛的瓷雕艺术品更是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因而被选为宫廷的御用品。明代至今,德化的瓷雕在沿袭传统制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德化瓷雕在艺术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名扬海内外。

德化瓷雕自然为美

  德化瓷雕艺术品还是以明代烧制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德化瓷雕大都不施色彩,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而取胜,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瓷雕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但以人物和花卉瓷雕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德化瓷雕的制作程序历代相袭,明代,德化瓷雕由于采用象牙白原料以及何朝宗等瓷雕大师的精心制作,让德化的瓷雕艺术品登上了国际瓷坛,使德化瓷业走向了辉煌。

  为了更好地传承何朝宗等瓷雕大师的精湛技艺,很多本土瓷雕艺人在继承前人优秀技法的同时,不断摸索创新使得德化瓷烧制技艺焕发青春。

瓷雕世家薪火相传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像是为瓷雕量身定做的,苏珠庄就是这样一位瓷雕高手,谈起从事瓷雕这门绝活,还要从他父辈讲起。他出生在瓷雕世家,是苏式瓷塑的第四代传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和培养。其曾祖父就是德化的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的创始人苏学金,可以说,他是明代以后德化瓷雕艺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瓷梅花》于1915年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这也是德化瓷雕作品首次获得国际性大奖。

  受家族艺术的熏陶以及陶瓷学院的进修奠定了苏珠庄的造型功底和艺术气质,引他走上瓷雕之路。苏珠庄对泥土运用颇具天赋,他的瓷雕风格精致细腻,生动传神,受到了业界肯定。他常常笑言:自己从未认真学习过父辈们的技法,主要得益于家族的遗传。在跟苏珠庄的交谈中,感觉他对德化瓷雕的艺术有种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对驰名国际瓷坛的雕塑艺术大师何朝宗有着万分崇敬之心。为此,他在传承传统瓷雕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现代化的表现手法,不断地在传统中超越,推陈出新,使得其作品形成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